走近“妈妈肩上的孩子”,了解庞贝病
每年4月15日是国际庞贝病日。庞贝病宝宝因为全身松软、吸奶无力、哭声较小,又被称为“妈妈肩上的孩子”。对于庞贝病患者,他们的肌肉慢慢萎缩,从一开始的没有力气、无法抬头、无法奔跑,到最后的无法呼吸……

庞贝病是什么?
庞贝病又称为糖原贮积病Ⅱ型(GSD Ⅱ)或者酸性α-葡糖苷酶缺乏症。
1932年荷兰病理学家J.C.Pompe (J.C. 庞贝)首次报道本病,故常称为庞贝病(Pompe disease)。

发病机制
第17对染色体上的GAA基因突变或者缺失导致GAA蛋白的缺陷,从而导致疾病发生。由于溶酶体内GAA活性缺乏或者显著降低,细胞溶酶体内的糖原不能降解而沉积在骨骼肌、心肌和平滑肌等细胞内,导致溶酶体肿胀、细胞破坏及脏器功能损害,并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。

临床表现和特点
临床上将庞贝病分为婴儿型(IOPD)和 晚发型(LOPD)两大类。婴儿型患者于1岁内起病,主要表现为全身松软,运动发育迟缓,喂养及吞咽困难。体格检查示肌张力低下、心脏扩大、肝脏肿大及舌体增大。病情进展迅速,未经治疗的患者常于1岁左右死于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。晚发型患者是1岁后起病的儿童和成人患者。首发症状主要为疲劳、无力,少数以突发呼吸衰竭起病。临床表现以缓慢进展的近端肢体肌无力为主要表现,跑步、仰卧起坐、上下楼梯、蹲起困难,行走无力,呼吸困难,夜间睡眠呼吸障碍,脊柱弯曲等。若不及时治疗,患者残疾、甚至过早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。

治疗方法
酶替代治疗 (ERT) 是目前唯一认可的药物治疗庞贝病的方法,即针对其病因,给患者注射阿糖苷酶α,替代弥补患者所缺乏的 GAA 酶,也就是缺啥补啥。婴儿型患者一旦确诊,应尽早开始酶替代治疗,可显著延长生存期、改善运动发育和心脏功能。晚发型患者在出现症状、体征前,应每隔6个月评估肌力和肺功能,一旦出现肌无力和 (或) 呼吸功能减退或 CK 升高,应尽早开始酶替代治疗,可显著改善运动及呼吸功能。
对症支持治疗,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物理治疗、呼吸治疗、营养支持和心理治疗等。

中国庞贝病情况
中国于 2012 年加入全球庞贝病注册登记研究,目前已完成了 78 例患者登记,其中有 64 例患者的信息是完整的。庞贝病登记中心数据显示,中国庞贝病患者的发病年龄似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。在发病特点方面,中国 LOPD 患者主要突出的症状是气短或呼吸衰竭,呼吸系统症状较国外更严重,肢带型肌无力是中国患者最常见症状。中国患者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 c.2238 G > C 置换突变。关于中国 IOPD 人群的发病特点,一项基于中国最大规模 IOPD 人群的研究结果显示,未接受酶替代治疗 (ERT) 的中国 IOPD 患者存活年龄不超过 1.5 岁。
酶替代治疗 (ERT) 是庞贝病目前唯一的特异性治疗方式,但中国已登记的患者中接受 ERT 的患者不到 10%,相比之下,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近 90% 的患者接受了 ERT。
基于串联质谱检测平台的LSD检测试剂盒,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采集足跟血,通过从一个3.2mm干血斑样本中检测酶活性,可以早期筛查六种溶酶体贮积症——庞贝病、戈谢病、法布里病、粘多糖Ι型、尼曼匹克A/B型和克拉伯病(总体发病率1/10,000-1/30,000)。筛查出的疑似新生儿可以尽早诊断,尽早治疗,尽量避免不可逆的疾病损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