戈谢病小科普
我们周围有一小部分人,因为生病而有了像企鹅宝宝一样圆滚滚的肚子,走起路来一摇一摆蹒跚前行。这部分患者因此有了一个可爱的名字“企鹅宝宝”。“企鹅宝宝”们患的是戈谢病。

戈谢病是什么?
戈谢病即葡糖脑苷脂病,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糖脂代谢疾病,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1q21的GBA基因,由葡糖脑苷脂酶的缺乏引起葡糖脑苷脂在肝、脾、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单核-巨噬细胞内蓄积而发病。常见三种亚型(1、2、3型),其中戈谢病 2型和3型以原发性神经系统疾病为特征。戈谢病Ⅰ型对葡糖脑苷脂酶制剂替代治疗反应显著,预后最好。戈谢病Ⅱ型多死于继发性感染。戈谢病Ⅲ型多死于神经系统并发症。
# 发病率:1/50000~1/100000
# 致病原因:GBA基因突变,导致溶酶体中的葡萄糖脑苷酯酶活性缺乏,底物葡萄糖脑苷酯在肝脾、骨骼、肺、脑的巨噬细胞溶酶体中贮积,形成“戈谢细胞”,受累组织器官出现病变,进行性多脏器损害。

戈谢病有哪些临床表现?
该病分多个类型。1型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骨骼病变(骨质减少、局灶性溶解性或硬化性病变、骨坏死)、肝脾肿大、贫血、血小板减少和肺病。2型和3型以出现原发性神经系统病变为特征,常见的症状有延髓征、锥体束征、动眼神经麻痹、眼震、癫痫等,晚期可出现痴呆和共济失调。通常根据发病年龄以及疾病进展的速度区分2型和3型戈谢病,2型多在2岁前发病并在2-4岁快速进展到最终死亡,3型进展缓慢患者可存活到30-40岁,这些区别并不是绝对的。

如何确诊戈谢病?
根据典型临床表现、骨髓涂片检查见到戈谢细胞、血清酸性磷酸酶增高即可做出初步诊断。外周血有核细胞葡萄糖脑糖苷酶活性及GBA基因检测可以明确诊断。
# 常见就诊科室:
儿科,遗传代谢科,血液科,神经内科

如何治疗戈谢病?
酶替代治疗主要用于1型患者的治疗。底物还原疗法用于轻至中度不能就行酶替代治疗的患者。骨髓移植多用于严重患者,主要是慢性神经系统受累的3型。症状治疗包括脾切除术、关节置换术、输血、钙和维生素D等。
治疗费用一直是罕见病患者“不可承受之重”,国家卫健委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丁洁教授指出:“随着近年来戈谢病等罕见疾病认知、诊疗水平的提高,更重要的是政府、社会多方的支持与助力,青岛模式、浙江模式等多地地方医保模式的诞生,我国戈谢病群体已经迎来春天,我们希望能有更多模式的诞生,它将不仅解决戈谢病群体的困境,更让我们看到中国罕见病的希望。”目前我国将戈谢病纳入政府医疗保障范围的地区,包括浙江、上海、青岛、宁夏、成都等超过十三个省市,越来越多的戈谢病患者因此告别“用不起药”的困境,走过寒冬。

基于串联质谱检测平台的LSD检测试剂盒,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采集足跟血,通过从一个3.2mm干血斑样本中检测酶活性,可以早期筛查六种溶酶体贮积症——庞贝病、戈谢病、法布里病、粘多糖Ι型、尼曼匹克A/B型和克拉伯病(总体发病率1/10,000-1/30,000)。筛查出的疑似新生儿可以尽早诊断,尽早治疗,尽量避免不可逆的疾病损害。